銳評
要聞
視聽
圖說
熱線
部門
商城
縣域
讀報

您的位置:首頁>要聞 > 社會 >

繁森故里,精神的坐標在閃光

——山東省聊城市弘揚孔繁森精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探索
來源:中國民族報  2023-07-10 15:57:53
A+A-
分享

  山東聊城,黃河、運河交匯孕育的“明珠”城市,數(shù)千年歷史文化滋養(yǎng)的沃土,各民族共生共榮、和諧融居之地。

  這里是孔繁森同志的故鄉(xiāng)。從魯西的江北水城,到高原的苦寒之地,孔繁森生前兩次援藏,后又留藏工作。他舍棄常人所擁有的、放棄常人所享受的,扎根雪域高原,矢志艱苦奮斗,“冰山愈冷情愈熱,耿耿忠心照雪山”。1994年出差路途中,孔繁森因車禍不幸殉職,時年50歲。

  “在高原上工作,最稀缺的是氧氣,最寶貴的是精神。”孔繁森用熱血和生命在雪域高原鑄就的精神豐碑,幾十年來激勵著無數(shù)人。2021年,“老西藏精神(孔繁森精神)”被納入中國共產(chǎn)黨人精神譜系。

  ▲坐落在山東聊城的孔繁森同志紀念館。圖片來源:孔繁森同志紀念館網(wǎng)站

  新時代,聊城市立足“繁森故里”優(yōu)勢,充分挖掘孔繁森精神在促進民族團結方面的時代價值、在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方面的積極作用,將其納入大宣教格局,融入全域創(chuàng)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示范區(qū),形成人心凝聚、團結奮進的強大精神紐帶??追鄙翊┰綍r空,注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時代內涵,歷久彌新、熠熠生輝。

  “繁森故里石榴紅”:

  全域創(chuàng)建,薪火相傳

  “一個普通的農家小院,走出一位崇高的人。”5月7日,浙江省杭州市的退休干部吳煥根來到聊城市東昌府區(qū)堂邑鎮(zhèn)五里墩村,瞻仰孔繁森同志故居,感慨萬千。這個見證孔繁森成長的樸素小院,如今已成為了解孔繁森、感悟孔繁森精神的重要窗口。

  ▲ 短視頻:孔繁森家書:盡早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視頻來源:新華網(wǎng)

  1979年,時任中共聊城地委宣傳部副部長的孔繁森響應國家號召,主動請纓到西藏工作,那一年他35歲。在海拔4700多米的日喀則地區(qū)崗巴縣擔任縣委副書記的3年間,他幾乎跑遍了全縣鄉(xiāng)村牧區(qū),和群眾一起收割、打場、挖泥塘,與當?shù)厝罕娊Y下深厚情誼。1981年他奉調回山東時,藏族同胞依依不舍地含淚為他送行。

  回到山東后,孔繁森仍對西藏魂牽夢縈。1988年,面對組織的召喚,已任聊城地區(qū)行署副專員的孔繁森,克服母親年近九旬、三個孩子尚未成年等家庭困難,義無反顧再次進藏。在任拉薩市副市長期間,他跑遍了全市8個縣區(qū)的所有公辦學校和一半以上鄉(xiāng)辦、村辦小學,與同事們一道將拉薩的適齡兒童入學率從45%提高到80%。

  1992年底,第二次援藏工作期滿,孔繁森又奔赴自然條件更為惡劣的阿里地區(qū),挑起地委書記的重擔。從邊境口岸到藏北大草原,從班公湖到喜馬拉雅山谷地……為了尋找阿里的發(fā)展優(yōu)勢,全地區(qū)106個鄉(xiāng),他跑了98個。當罕見的特大暴風雪來臨時,他馬不停蹄帶領人民抗災救災,連續(xù)奮戰(zhàn)兩個多月,全區(qū)6萬多群眾無一人因災死亡,而他卻勞累過度,曾命懸一線……

  5月6日,東昌湖畔,微風和煦。絡繹不絕的參觀者踏上繁森路,走過“人”字豐碑,沿著寓意孔繁森50年壯麗人生的“金色足跡”,來到孔繁森同志紀念館。

  承載著孔繁森軍旅記憶的搪瓷缸,他每次下鄉(xiāng)必備的小藥箱、聽診器,在絕境中寫下遺囑的日記本……一件件展品,一幅幅照片,一段段視頻,這背后的故事,講解員周會已經(jīng)講了19年。

  ▲ 拼版圖片:左圖為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孔繁森用過的聽診器;右上圖為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孔繁森用過的藥箱;右下圖為1993年孔繁森用過的臺歷。圖片來源:孔繁森同志紀念館網(wǎng)站

  “講解孔繁森精神是我的榮耀。每一次講解都是一次心靈的洗禮,而不是簡單的重復。”周會難以忘記,2016年,她和同事們重走繁森路,到西藏采訪了整整49天。“每到一處,受訪者都有講不完的故事、流不完的眼淚??追鄙呀?jīng)離開這么多年,他的精神和他的溫暖都還留在雪域高原!”

  “漢族和藏族擁有同一個母親,她的名字叫中國”,這是孔繁森生前喜歡的一首歌。他身體力行,讓西藏人民充分感受到黨和國家的溫暖、感受到中華民族大家庭的溫暖??追鄙ナ篮螅鞑厝嗣裼?ldquo;二離桑梓,獨戀雪域,置民族團結重如岡底斯山”的挽聯(lián)稱頌他。

  民族團結基因賡續(xù)延綿。夕陽西下,印著紅石榴圖案、“中華民族一家親”等標語的“民族團結號”公交車在聊城往來穿梭,成為一道流動的風景線;東昌府區(qū)古樓街道頤馨苑小區(qū)的民族團結主題長廊里,居民們愉快地聊著家常;莘縣張魯鎮(zhèn)本齋小學的展廳中,民族團結主題書法美術作品琳瑯滿目;冠縣清泉河畔的“紅石榴”廣場上,紅色石榴雕塑被鍍上一層金色陽光,格外鮮艷。

  處處皆是景,人人講團結。這是聊城挖掘孔繁森精神、打造“繁森故里石榴紅”民族工作品牌,在全市全域全行業(yè)創(chuàng)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示范區(qū)的真實寫照。

  立夏時節(jié),運河之畔。參加孔繁森精神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討會的一批專家學者踏訪孔繁森同志故居、紀念館,觀摩孔繁森精神教學基地,觀看山東梆子戲《孔繁森》,徜徉在精神長河中,聚焦孔繁森精神。

  “家國一體”“公而忘私”“團結共富”“愛國護邊”……一個個閃亮的精神符號,在專家學者的交流闡發(fā)中再放新光。

  兩河之畔、社區(qū)村寨、書齋案頭,歷史和現(xiàn)實的交匯處,黃河文化、運河文化、紅色文化、孔繁森精神薪火相傳,在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中枝繁葉茂。

  “聽孔爺爺?shù)墓适?rdquo;:

  鑄牢中國心、中華魂

  1992年,孔繁森在拉薩市墨竹工卡縣羊日崗鄉(xiāng)的地震災區(qū)收養(yǎng)了藏族孤兒曲英、貢桑兄妹??追鄙瓝狃B(yǎng)他們視如己出,晚上回到家為他們做好飯菜,教他們讀書認字,睡前給他們講故事。每逢節(jié)假日,只要有時間,他總要帶孩子們去商店、逛公園,給他們買衣物,陪他們玩。

  ▲ 1992年,孔繁森為收養(yǎng)的藏族孤兒購買衣物。(資料照片,中國青年網(wǎng)發(fā))

  ▲ 在西藏工作期間,孔繁森(左)在輔導藏族兒童讀書(資料照片)。新華社發(fā)

  在這個漢族“波拉”(藏語,意為“爺爺”)的悉心照料下,失親孤兒又有了溫暖的家??追鄙恍已陈毢螅置脗z捧著他的遺像哭啞了嗓子,“再也聽不到爺爺給我們講故事了”。他們牢記孔爺爺教誨,努力學習,如今分別在西藏電視臺、西藏自治區(qū)文化廳工作。

  曾經(jīng)聽孔爺爺講故事的人,現(xiàn)在走進電視臺、展覽館、中小學等地,為孩子們講述孔爺爺?shù)墓适?,講述他不分民族、跨越山海的團結大愛。

  孔繁森總是用工資接濟困難群眾,自己的生活卻時常陷入拮據(jù)。收養(yǎng)孤兒后,他曾先后3次到解放軍西藏軍區(qū)總醫(yī)院血庫獻血,900毫升鮮血換來900元營養(yǎng)費,都用在了孩子們身上。

  “你們眼前這3張采血登記表,紅線劃出來的‘洛珠’,就是孔爺爺悄悄獻血時用的化名。”4月5日,聊城三中學生發(fā)展中心主任程小全帶著青海籍學生來到孔繁森同志紀念館。當他講到孔繁森化名獻血、為生病的藏族老人吸痰、用身體溫暖老人凍紫的雙腳等故事時,孩子們的眼眶不禁濕潤了。

  山之東、海之北,同飲黃河水。從2015年起,聊城三中已連續(xù)招收了8屆、累計培養(yǎng)了300余名來自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的學生。孩子們從黃河之源出發(fā),千里迢迢來到黃河的入??谏綎|,在這里求學交友,為夢想加油。學生祁琪說:“剛到學校時,有些不適應,但是爸爸媽媽告訴我,聊城也是我的家。”

  ▲ 聊城三中青海班的學生在上語文課。李翠攝

  曾任聊城三中2021屆青海班班主任的程小全,被孩子們親切地喚作“聊城老爸”。在一次“感恩父母”主題班會上,孩子們一一念起家書,有個失去雙親的孩子默默垂下了頭。突然,這個孩子聽到自己的名字——原來,程小全早就聯(lián)系到該生初中就讀學校的校長,請他以家人的身份給孩子寫了一封信。信還沒念完,孩子已泣不成聲……

  這樣的感人故事,在聊城三中還有很多。“我們注重知識的傳授,更注重人格培塑和人文關懷。”程小全介紹,學校立足當?shù)厝宋馁Y源開展主題教育、主題研學,鑄牢中國心、中華魂。

  走進展館,聆聽孔繁森、馬本齋等人物事跡,孩子們紛紛感慨:“孔爺爺情灑高原,譜寫了民族團結進步的贊歌。”“在革命年代,各民族團結一心、共御外侮,才有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

  來到曾被譽為“小天津”的古鎮(zhèn)臨清,感受厚重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孩子們激動不已:“原來我們老家青海的哈達,有的就產(chǎn)自山東臨清的絲綢廠,感覺我和這座城市的距離一下就近了!”

  到熱情的聊城朋友家做客,孩子們邀約“雙向奔赴”:“一定要去我的家鄉(xiāng)青海,感受一望無際的草原,品嘗藏族酥酪糕、牦牛肉……”“以后我會帶著阿媽來山東看黃河入海口,來看你們!”

  在聊城,推動孔繁森精神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聽孔爺爺?shù)墓适?rdquo;早已成為各級學校青少年的必修課。

  “孔繁森粗通醫(yī)術,每次下鄉(xiāng)都攜帶小藥箱,為農牧民看病治病。小藥箱既是他愛民為民的見證,也是民族團結的見證。”在聊城職業(yè)技術學院(以下簡稱“聊職”)護理系的思政課上,教師王書麗正在講述小藥箱背后的大情懷。

  從民族團結進步的角度講述“孔爺爺?shù)墓适?rdquo;,是聊職各院系的創(chuàng)新探索。“是七尺男兒生能舍己,作千秋鬼雄死不還鄉(xiāng)”“青山處處埋忠骨,一腔熱血灑高原”……“孔繁森生前留下的條幅和誓言,蘊含著深厚的家國情懷,被納入大學語文課程思政教學資源庫,在潛移默化中厚植學生的愛黨愛國情懷。”王書麗說。

  “到西部去,到基層去!”在孔繁森精神的感召下,學子們踴躍報名參加“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在新疆喀什地區(qū)葉城縣,孫耀晉的足跡走遍26個鄉(xiāng)鎮(zhèn)場區(qū);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輪臺縣,王云鑫在志愿服務中認識了亞森·買買提老人,20多歲的小伙和70多歲的老人成為“忘年交”……天山腳下,聊城青年唱響“孔繁森精神”之歌。

  爭做“孔繁森式的好干部”:

  在民族團結進步事業(yè)中擔當作為

  “你是公仆身上凝聚著民族魂,你是大樹身后成長著大森林……”5月16日,又一批黨員干部踏著《公仆贊》的深情歌聲,走進五里墩村東側的孔繁森精神教學基地(以下簡稱“基地”)。如今,聊城新任領導干部到基地接受教育、陶冶情操、錘煉黨性,已成慣例。

  1988年,孔繁森在第二次進藏前,年近九旬的老母親撫著他的頭不舍地問:“不去不行嗎?”“不行啊,娘,咱是黨的人。”孔繁森流著眼淚給母親深深磕了個頭。

  “咱是黨的人”,一個樸實而響亮的回答。如何用孔繁森精神凝心鑄魂,鍛造黨員干部的忠誠黨性?挖掘精神內涵,凝練時代價值,基地一直在探索:成立宣教中心,開設系列主題課程,將孔繁森同志紀念館、孔繁森紀念園、馬本齋烈士陵園等作為現(xiàn)場教學點……

  “孔繁森同志積極響應號召援藏,忠誠執(zhí)行黨的政策,維護祖國統(tǒng)一、民族團結、社會穩(wěn)定,生動踐行了民族地區(qū)好干部‘四個特別’標準。”課堂上,基地教授朱茂明講故事、述內涵、鼓人心,“新時代的黨員干部就要像他那樣,用心、用情、用力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2013年7月,王巍等一行聊城援青干部來到平均海拔3300米的海北州剛察縣。初到高原時,王巍高反嚴重,整晚失眠、靠吸氧才能休息;因水土不服,患上了腸梗阻……

  身體上的不適絲毫沒有澆滅王巍的熱情。他說:“我們到青海的那年,離孔繁森初次援藏已經(jīng)34年了。要知道,孔繁森援藏之地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而且在34年前,他是克服了多大的困難?!在剛察,我們越是感到環(huán)境艱苦,就越是敬重孔繁森同志的無私和偉大。”

  “進了剛察門,就是剛察人,說好剛察話,辦好剛察事。”3年里,王巍和同伴們累計行程2.3萬多公里,跑遍剛察縣的3個鄉(xiāng)2個鎮(zhèn)31個行政村。為摸清剛察縣旅游資源稟賦,王巍的足跡遍及草場、湖畔,還登上了海拔4385米的年欽夏格日山,在剛察縣旅游規(guī)劃中填補了一項項空白。

  如今,身為聊城市委黨校副校長、孔繁森精神教學基地主任,王巍依然以弘揚孔繁森精神、促進民族團結為己任,為打造全國一流黨性教育基地和全國首個援藏、援疆、援青、援邊干部教育基地不懈努力。

  ▲聊城第三批援青干部重溫入黨誓詞。圖片來源:聊城新聞

  沿著孔繁森的足跡,聊城派出一批批對口支援干部,上西藏高原、赴剛察草原、進重慶深山,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為脫貧攻堅戰(zhàn)偉大史詩寫下生動注腳,為老百姓過上“更好的日子”默默奮斗。

  今年76歲的沙元民,是聊城市冠縣清泉街道西街村的“領頭雁”,在村里當了40年支書。在沙元民的帶領下,全村各族群眾自力更生、團結奮斗,將一個一窮二白的“空殼村”建成村集體年收入超200萬元的經(jīng)濟強村:1985年建小學,1986年通自來水,1988年修柏油路,1991年建中學,1999年建農機市場,2004年建農副產(chǎn)品綜合市場……各民族和諧相處、親如一家,日子越過越好。

  ▲冠縣清泉街道西街村支部書記沙元民介紹新農貿市場規(guī)劃。李翠攝

  1994年9月,沙元民被國務院授予“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個人”榮譽稱號,受邀來到北京人民大會堂參加表彰大會。同一年,遠在阿里工作的孔繁森也獲得了這項榮譽,但未能到北京參加表彰。

  “我雖然沒有見過孔繁森,但我們同為黨的干部。他在高原上發(fā)光發(fā)熱,我的職責就是把村民團結起來,把村里的事兒辦好!”沙元民說。

  廣袤的魯西平原上,處處都有“孔繁森”??追鄙裨缫鸦饕环N符號、一股力量,融入干部群眾血脈,化作實干擔當激情。他們用實際行動續(xù)寫“孔繁森故事”,在民族團結進步事業(yè)中擔當作為,在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新征程上奮勇向前!

  來源:中國民族報

  監(jiān)制/肖靜芳 統(tǒng)籌/王珍 編輯/叢蓉 制作/石建杭

編輯:蘇永樂
校對:顧楊洋
審核:劉 飛
相關推薦


網(wǎng)友評論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版權聲明 | 聯(lián)系我們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聊城新聞網(wǎng)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lián)合主辦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wǎng)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wǎng)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jīng)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